视频丨高交会变身湾区协同创新博览会,加速科

第27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。粤港澳大湾区众多科技创新企业携前沿成果受邀参展,展示了大湾区在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核心优势和联合发展成果。 在香港高交会展区,科技企业展示了高性能多维指尖力传感器,吸引了众多买家。这种指尖大小的传感器可以精确捕获三维力数据,并应用于许多领域,例如手术机器人和工业仪器手。传感器还可以根据不同工作场景的需要变换成不同的形状。 华力创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CEO陈宇:我们希望设备具有和嗡嗡声一样的认知能力回答。其中之一适用于非常小且灵活的场景。另一种适用于工业场景,单指可举起30公斤。 该公司创始人陈宇告诉记者,该公司的产品具有独特的“湾区基因”。依托深港合作区“联合一揽子政策”,产品从研发验证、生产迭代到资金支持和营销渠道,拥有强大优势的资源支撑,也极大提升了供应链效率。产品开始进入瑞士和德国市场。 华立创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CEO陈宇:依托深港合作平台,我们将深圳视为产品研发和快速迭代的地方。我们在大湾区有足够多的优质供应商,可以在短时间内验证您的想法。香港拥有优秀的科研人员,帮助定义新技术和新产品cts,赋予我们探索新技术的潜力。同时,我们将利用香港科技园的平台,将现有的产品和技术带到国外,开发更多的海外客户。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项目成果展区以堆叠芯片设计软件为主。此次获奖的澳门项目也是大湾区创新合作和产业落地的成果。公司研发大部分来自澳门大学、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。此次高交会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绝佳的展示平台。 珠海硅芯​​科技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杨松先生:本次高交会,我们收到了近1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邀请,并获得了3个意向订单。在资本层面,我们已收到3家投资机构的投资意向,投资总额可达5000万元。以湾区合作为基础,形成了多种区域间合作机制。此外,我司积极与澳门高校及科研院所、珠海先进封装厂、澳门科技公司合作,进行产业链合作。结合珠海的工程能力,澳门的一些资源,香港的一些资金,我们可以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影响力。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训练基地管理机构(广东)代表王晓彤:我们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的10个优秀项目参加高交会,提供了广泛的平台资源。作为香港的平台结合澳门青商体系,希望引进更多港澳项目融入大湾区发展,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,支持大湾区发展。 (央视记者 高晨源 魏邦军 李墨白)